1. 變項定義:一種能夠被測量的態度、特質、或概念,而每一個個體能夠在「數值」上有不同的展現,便稱之為變項。
  2. 變項相對於常數:身高是變項,圓周率Pi(π)常數,每個人的身高都是不同的,因此可以做為研究的變項。但是圓周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=3.14159…),不會因為外在因素而改變,因此被稱為常數。
  3. 變項與量尺的關係:

 

變項圖.png

  • 間斷變項(discrete variable)變項的數值不能分割,只能以一種特定數值來表示。因此,間斷變數的一個值只能代表一個點,而不是一段距離。例如:學生人數必須為整數(一個點),若學生人數為10.5人,則不具意義。間斷變項包含:名義與次序變項。
  • 連續變項(continuous variable)變項的數值可以無限分割,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值都被視為一段距離,數值和數值間具有連續性。例如:體重用四捨五入法取至個位,那麼40kg的數值可以包含39.5kg~40.4kg這段區間。連續變項包含:等距與比率變項。

 

  1. 史帝文斯(S.S. Stevens )的四種量尺

依照同質性、不等性、可加減及可乘除的特性將變項分為四種尺度,量尺間具有階層的關係,以下由階層低至高向各位介紹。

  • Level 1. 名義變項(nominal variable)

(1)只具有同質性,同一數值代表類別相同。

(2)數值的大小只能辨識種類的差異,沒有高低之分,例如:班級601602只代表不同的兩班,並沒有602>601的大小關係。

(3)常見的名義變項:性別、學號、球衣號碼

  • Level2. 次序變項(ordinal variable)

(1)具有同質性及不等性(有大小、高低之分)

(2)依照個體的某一項特質或分數排序,因此不同的數值有次序之分,但無法描述數值間的差異量,例如:百分等級,PR99 > PR98(次序),但實際上PR99PR98多少分並不得而知。

(3)常見的次序變項:名次、中位數、百分等級(PR)

  • Level3. 等距變項(interval variable)

(1)具有同質性、不等性及可加減的特性。

(2)數值不只有大小之分,且彼此間有相等的單位,可以進行加法減法的計算。例如:溫度有共同的單位(攝氏°C),因此30°C10°C20°C(加法)

*常見錯誤:等距變項無法進行乘除,例如:30°C10°C的三倍、智商100是智商50的兩倍(怎麼證明甲比乙聰明兩倍呢?),因此這種說法並不正確。

(3)常見的等距變項:溫度、智力商數

  • Level4. 比率變項(ratio variable)

(1)擁有名義、次序、等距變項的所有特性,還具有乘除性。

(2)比率(或稱比例)變項和等距變項很相似,但是多了絕對零點的物理特性,所謂零點就是自然的原點,代表0指的是完全不存在,例如:身高、體重為0代表不存在。

*人為定義的零點:溫度0°C還是代表某個溫度、相關係數0代表兩變項沒有共變量,但變項依舊存在,因此都不是比率變項。

(3)常見的比率變項:身高、重量。

  • 四個量尺的比較與總結

等級

變項

同質性

不等性

可加減

可乘除

舉例

名義變項

 

 

 

性別、學號

 

次序變項

 

 

名次、PR

 

等距變項

 

溫度、智商

比率變項

身高、體重

參考資料: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、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http://terms.naer.edu.tw/detail/1310861/

arrow
arrow

    五餅老師x統計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